石材在廣泛應用的同時,也相應遇到各類石材問題,如石材空鼓,即大理石板材鋪貼后由于板材與粘結層,或粘結層與基層粘結不密實存在縫隙。
一旦發生空鼓,就會導致
石材松動的邊角產生呼吸效應,從而降低了石材承受力,當壓力過大便會導致石材破裂,不易修復,所以石材空鼓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
首先我們要石材為何會空鼓?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1.施工溫度不宜
當施工時溫度低于5度時,水泥砂漿沒有完全硬化反應,以致于水泥砂漿沒有達到應有的強度。
2.材料配比不當
施工用料時,水泥砂中的砂過細或者含泥量過多,或水泥參量太少,也影響與石材的粘結性。
3.石材底面沒有效防護
底面防護不到位,石材防護長期處在水泥砂漿層的堿性環境和地熱供暖的環境中逐漸形成熱融、霉變、脫膠分離剝落,就會使得石材和底層砂漿分離,造成空鼓變形乃至開裂。
4.背面處理不當
石材背面的浮灰未刷干凈,或者用水濕潤的不夠,都影響粘結性,會導致空鼓現象產生。
5.基層處理不到位
基層的塵土、油污沒有清理干凈,會使得結合層不牢固,或者結合層太薄厚度不夠;基層過于干燥,地面掃漿時水泥漿沒有涂刷到位或者在石材鋪貼之前已經干燥,會造成砂漿與素水泥漿結合層之間的粘結力不夠,形成石材空鼓;還有石材石材完成面距離樓板基層厚度過大,粘貼后也容易下沉、空鼓。
6.施工工藝不佳
當結合層沙漿未壓實,石材鋪貼后沒有敲打擊實,時間長了也會形成空鼓。
7.養護期過短
如若養護期還沒有結束,石材地面上就行人走車,必定會導致石材松動空鼓。
8.環境因素
因為季節變化,一旦鋪貼后的石材在水泥砂漿還沒有完全干燥的情況下,如果溫度驟然下降,就會致使砂漿里的水分不能完全滲干,強度不到位;而溫度上升時,因為熱脹冷縮原理,石材與基層之間 就會出現松動、脫落,形成石材空鼓。
了解空鼓形成的原因,就要做好預防舉措:
1.檢查石材板面,剔除一些存在暗裂紋、夾生等有質量隱患的石材;
2.在進行石材鋪貼前,全面了解地面結構,在建筑伸縮縫,沉降縫上面鋪設石材時,一定要按照圖集選擇相應的做法,該斷開施工的一定要斷開施工;
3.進行大面積地面石材施工時,板塊與板塊之間最好保留1~2mm的自然縫,不要完全密縫鋪貼,防止日后因溫差,石材內部水氣壓力等造成石材空鼓或開裂。
4.鋪貼時要敲擊石材,采用橡皮錘輕力多敲,分散敲擊,壓實結合層的砂漿。
5.注意養護,地面石材鋪貼完成后,養護期一定不少于七天,同時在此期間,分時段灑水保證石材地面的濕潤,同時不要行人走動,如需上人應鋪設覆蓋物作好相應的成品保護。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